地球物理系简介
地球物理系成立于1975年,是继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之后开办培养地球物理学专业人才的211高校、“双一流”高校,是我国西部、西南部省区最重要的地球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历史回溯:1970年云南省通海大地震事件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及相关部门与beat365官方网站商议,决定在beat365官方网站开设专门培养与地震科学研究、地球内部物理过程、防震减灾相关的学科,以培养服务于国家、地方地震系统部门的专业人才,满足地震地质灾害应急管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1975年,beat365官方网站地球物理学专业开设,地球物理系正式成立;2000年取得固体地球物理学研究生硕士学位授权;2007年与中国地震局签订协议,开展校局之间的全面合作;2011年获得地球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015年获得地球内部物理二级博士学位授权;2018年与云南省地震局签署省局校合作协议,全面推进科研教学合作;2019年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联合创办“地球物理学菁英班”。40多年以来,为国家地震系统部门、地方各级防震减灾事业单位培养了1000多名优秀的地球物理专业人才。
师资队伍:本专业教师年龄结构合理,已形成一个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朝气蓬勃的教学和科研梯队力量。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人,硕士生导师9人;3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位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4位海外留学归国人员。
培养模式:本科培养模式为“菁英班”与“专业班”双班模式。“菁英班”是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原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联合办学,以培养未来有志于地球物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创新与研究为主的研究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专业班”以培养具有全面地球物理学知识的优秀综合型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在“专业班”中,综合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两方面共同培养。
研究生培养由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两个主干方向组成。本系具有固体地球物理学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空间物理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地球内部物理博士学位授予点。
地球物理系设有丰富的奖励制度,除了校级、国家级相关的奖助学金体系外,还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刘光鼎院士基金会分别在本系设立了地学攀登奖和刘光鼎地球物理奖,以及各类社会企业奖助项目。
科研概况:2011年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项(重点项目1项)、8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973”子项专题、2项国际合作项目;在国际SCI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30多篇;获得省部级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共5项;近五年来的纵、横向项目经费总计2164万元以上。
实验设备:地球物理系建立了数字化地震实验室、地磁与地电、超声模型、重力实验室、重力岩石力学实验室,配备了24道数字地震仪,宽频数字地震仪、数字化高密度电法仪,超声波探测仪,高性能计算机集群,重力监测仪,GPS北斗电离层闪烁与TEC监测仪;探地雷达以及隧道工程超前探测仪等大型工程检测系统等多个教学科研设备正在立项建设中。